Spotlight

1983 v.s 2010

Back to the Future 是攝影師 Irina Werning 的傑作,這一系列作品維妙維肖地重現舊照片當年的景物、衣著、光線、氛圍,並要求主角擺出一模一樣的神情姿態,留下時光旅人般充滿奇幻與衝突感的趣味畫面。今昔互文映照下,每組照片各有令人莞爾的微妙。
流逝的光陰裡,什麼變了,什麼沒變;我們如何走到現在的樣貌,身邊的夥伴是否還在,故地昔景是否依然,每個細節都值得細細品味。

讚嘆 Irina Werning 復刻場景爐火純青的同時,不知怎地一直想起"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果然看著懷舊照片人就跟著老派了起來呀。應該來留影一下,每隔十年來個場景重塑,追尋一下自己生命的軌跡。

el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夜偶然逛到《天空之城》主題曲的 800人大合唱版本,不聽則已,一聽涕淚俱下久久無法自拔。研究所主修動畫研究的我,迪士尼、夢工廠及宮崎駿全系列等主流動畫電影都看了個遍,《天空之城》一直是我私心偏愛的一部。


今天情不自禁地把影片翻出來複習一遍釐清一下它如此深得我心的原因。本片是宮崎峻早期的作品,劇情推展、節奏、場景調度等各方面相對樸拙,然而卻具備所有浪漫奇幻故事的要素:神秘的古文明、失落的王族、魔法、守護者、城堡、海盜、落難公主、英勇少年,以及各式各樣的飛翔。當然,這是長大以後理性分析出來的標籤,和打動年幼心靈的不盡相同,如果以小女孩的夢幻憧憬來描述的話,就是:穿白色飄飄裙的公主、閃閃發光的漂亮石頭、好乖的巨大機器人和飛來飛去的奇怪飛船。

空中城堡簡直是奇幻浪漫的經典, Laputa 的概念源於鼎鼎有名的英國諷喻小說《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小朋友們耳熟能詳的小人國遊記只是它的第一章,Laputa 乃是第三章,宮崎駿擷取了原著中飛行之島的構想,為之另添血肉,創造出吉卜力版本的天空之城  Laputa。《One Piece》中的空島或許也是源於這個構想,確切的考據可能要有勞日文達人幫忙翻掘一下。

擁有如此齊備的夢幻元素,無怪乎天空之城發行多年以來歷久不衰,日本首映之後近20年登陸美國市場與使用數位影像技術的新作《神隱少女》同步上市,依然熱賣長銷。


el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夜,嘟噥著向老公抱怨最近比較晚睡,不料他沉默了一會,
冒出一句:「嗯,其實這樣也不錯。」

已然忘記上文的我:「嗯?」
老公:「這樣就有比較多時間跟你在一起。」

elf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